各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我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评估工作的必要材料。根据《三亚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三亚院教字〔2022〕34号)、《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等文件要求,学校决定启动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领导
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各学院应成立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的审定、开题指导、时间安排、指导教师及评阅人的配备、过程检查、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上报有关材料等工作。
二、过程管理
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参照《三亚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2024修订版)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届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管理采用维普毕业论文(设计)系统(VGMS)进行全流程管理,各环节时间节点参照《三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程表》执行,相关要求如下:
(一)选题
为落实审核评估专家整改意见,各学院应全面建立选题库。选题一般为一人一题,课题严格控制与往年的重复率不超过5%,并且课题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占比不少于60%。学校已成立产业学院的相关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来源于相关企业行业领域比例不低于80%。
(二)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校内)应由具有一定研究经验、治学严谨并有讲师或相当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讲师以下职称教师应在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2.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学习成果有效转化,原则上每一名本科毕业生需配备一名行业导师(校外)。
3.各类职称指导教师(校内)的学生指导人数上限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4.工作职责:
(1)指导教师(校内)基本职责:开题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教育,同时解读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定;指导学生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指导学生制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写作提纲;指导学生收集、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检查进度和计划执行情况,并作出真实、客观评价;审查论文初稿,指导修改定稿,进行论文查重;评阅论文,给予评语;参加论文答辩工作。
(2)行业导师(校外)基本职责:对学生论文(设计)的选题与行业实践调研进行指导;参加学生论文开题报告、审阅及答辩等环节工作。
(三)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包括系统中选题是否完成,任务书、开题报告等文件是否上传,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签名及意见是否完整。并应完成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报告的填写与上传。
(四)查重检测
所有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均需检测。本年度查重检测包括查重率检测和智能生成内容(AIGC)检测。
1.查重率检测中总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30%(含30%)。
2.AIGC检测中,智能生成内容比例不得超过40%(不含40%)。
(五)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推荐比例一般不超过当年本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总数的5%。申请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率检测结果必须不超过15%(含15%)。
(六)归档及报送要求
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材料的整理、汇总和归档工作应按照《三亚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2024修订版)要求执行。各学院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结束后,要对本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内容主要包括选题情况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分析、组织与管理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上述材料须经学院领导签字盖章,并按时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三、抽检工作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为提前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准备,切实加强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各学院需重点对论文终稿的题目、格式、结构、内容(含意识形态)等进行核查,并按要求对相关电子文件进行存档。学校将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对存在问题的毕业论文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追责。
四、工作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秋季学期第8周—10周):学院启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选题准备、确定指导老师学生选题、初步辅导;
(二)调研与完成开题报告阶段(秋季学期第11周—12周):毕业论文(设计)调研及开题;
(三)创作与撰写阶段(秋季学期第13周—15周):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完成;
(四)论文中期检查阶段(春季学期第1周—2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报告;
(五)完成和评阅阶段(春季学期第3周—9周):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指导、查重、答辩准备;
(六)答辩及成绩报送阶段(春季学期第10周—12周):组织答辩、成绩报送;
(七)总结与整理材料阶段(春季学期第13周—14周):工作总结、材料归档、毕业论文(设计)评优。
五、相关说明及要求
(一)各学院应严格按照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全面落实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各项工作任务。教务处将不定期对各学院该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及通报。
(二)设计类等符合条件的专业,学校鼓励学生用原创新颖的毕业设计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品必须附有相应说明书)。学生以团队形式合作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每一位参与者都要独立撰写自己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
(三)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提供文科和工科两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版式供学院参考。请各学院按照所属学科特点,自行确定本单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模板,并于2025年11月14日前报教务处审核备案后执行。
(四)指导教师应结合学生论文的实际情况,在论文开题、周进展辅导记录(辅导记录次数应不少于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本专业毕业论文学分数)、论文评阅等关键环节要提出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避免内容空泛。意见应包括当前修改建议,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法及内容、格式规范等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指导过程科学有效。
(五)工作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话:88386312。
三亚学院教务处
2025年11月6日
